【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启航网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9日下午,在A202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研室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修水县秋收起义馆馆长欧阳理明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走读秋收起义。
上课伊始,欧阳理明用共产党员人数的两组数字做对比,引出秋收起义的背景。伴随着丰富的影像资料和娓娓地讲述,师生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了这场发生于1927年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起义。它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后,第一次组织的武装暴动,几经波折,损失惨重。危急关头,毛泽东及时打破教条主义,正确分析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果断做出了向农村撤退的决策,此后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全新道路。
秋收起义不仅有军队的行动,还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子。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写道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何长工等3人设计制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工农革命军“镰刀斧头”军旗图案。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有镰刀、斧头,分别代表工人、农民;旗面左侧靠旗杆的一条白布涵管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旗帜鲜明的代表着劳苦大众。这表明我们党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农民,来一起进行革命。事实证明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依靠人民,开展人民战争,才能不断积蓄革命力量,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一堂特别的党史课,将党史教育与学校课堂、红色基地相融合,打造了党史教育“双课堂”,达到了1+1>2的效果,让历史教科书中的秋收起义鲜活了起来,让师生们更加了解了这抹百年党史中的江西红,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