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基层动态

【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资溪开展思政课“一线课堂”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康微 摄影: 发布时间:2021-04-23 浏览次数: 【字体:

aeb41ccc5507416e868472e17efd8363.png

启航网讯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响应江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的号召,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一线课堂”的活动。2021年4月8日至9日,师生一行6人赴抚州市资溪县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师生一行实地参观了茶园山村和石峡乡江西奉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两山银行”、资溪面包产业链等地。

本次调研首次采用“现场调研+实时在线直播”方式,一线课堂师生第一时间把调研内容实时传递给在校师生,带动在校师生同步进行“云调研”,体验调研现场感,参与实时互动,打通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解深入扶贫点资溪县石峡乡茶园山村实地扶贫工作情况,师生们通过参观了解、与村干部访谈、集体座谈等形式就如何巩固拓展茶园山村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巩固脱贫长效机制,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精准脱贫进行研讨交流。对石峡乡脱贫攻坚项目中的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基地、村风村貌等进行实地观摩,同时了解了资溪县石峡乡依托独特的中药材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实施“中药材兴村”战略,形成“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主业”的发展格局,使种植中草药材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

参观“两山银行”过程中,讲解员向调研队伍介绍了“两山银行”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师生们也了解了资溪县“两山银行”是由生态资源收储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和生态通运营中心组成,通过资源收储、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机制,做大生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赋能则通过引进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发挥杠杆作用,助力生态产业做大做强,而市场化运作是通过生态通运营平台,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培育生态经济市场经营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纯净资溪品牌。

来到资溪面包产业园,在产业园负责人的陪同下,了解了资溪发展面包产业的起源。资溪是一个青山绿水之地,所有带有污染性质的工厂都被关闭,这里一直实行以生态旅游+木竹资源为经济支柱的绿色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远远不够,资溪急需实体产业的进入。于是县政府积极打造特色项目——资溪特有的面包产业。

此次线上线下同步的资溪调研之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一线课堂”实地教学活动,师生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堂,进一步领会了县域经济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连接城乡的枢纽,感悟到推动县域经济需要和产业扶贫相结合,并坚信县域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大发展和绿水青山的大好生态环境。老师们表示,未来在教学中要更加透彻地讲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果,用鲜明的案例事实影响教育学生,真正把一线的故事融入课堂,同时也让思政课更“实”、更“活”、更“亲”,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