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南昌航空大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主题教育】丹心热血沃新花
——记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梅露

来源:宣传部、艺设学院 发布时间:2019-11-12 17:03:32 浏览次数: 【字体:

189dfe53ece2456b8c9b28741580c306.jpg

梅露与同学们在一起

  编者按: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昌航,有这样一批好老师,他们“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牢记使命培养人才”,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人、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人、用诚挚的仁爱之心温暖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座座灯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希望全体教师向榜样学习,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ec3f1e0729004ead8adb0662eeebdbed.jpg

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梅露

“大学教育对孩子们影响深远,从贵校梅老师的身上,虽然远隔千里,我们仍能感受到她的火热之心。”今年10月,学校领导收到这样一封来自学生家长的感谢信。感谢对象是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工办主任梅露老师。

纸短情长,书信后的许多真情或许是道不尽的。五年前,梅露因岁月蕴蓄的热爱选择加入辅导员队伍;五年间,她始终坚守“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牢记使命培养人才”,工作细致、耐心负责,默默做着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引者、陪伴者、守望者,学生们亲切地叫她“梅姐”“妈妈”。

长路陪伴  温情守望

“你怎么就没用了?你从几万个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到了咱们学校,怎么就没有用了呢?长得胖有什么关系?世界上长得胖但有成就的人有太多哦!”。一个严重自卑的女孩,在与梅露交心沟通听到她这句话的时候,扑跪在她怀里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幕深深印在梅露的脑海里,那天她与女孩聊了整整五个半小时。

一场寝室矛盾让梅露接触到这个有着强烈自卑感的女孩。梅露大胆采用让学生们聚在一起互相袒露心声的方法,最大程度缓解着矛盾。长长的刘海、大大的黑框眼镜、长发披散着遮住脸颊,在梅露的印象里,女孩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总是低着头。现实中不敢恣意放松地与人聊天,甚至在食堂也不敢大声告诉阿姨自己要吃什么;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女孩才能拥抱更为真实的自我……通过后来单独与女孩的交谈,梅露才了解到这些,也更进一步了解到她自卑的主要原因:不那么亲密的父母与女孩相处时指责多于关爱,母亲嫌弃女孩体态偏胖,父亲张口闭口便是“你看看你这个鬼样子,你还能有什么用?”

敞开心扉揭开了女孩的伤疤,也疼在梅露的心里。一方面她对女孩做心理疏导,鼓励她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改变:刘海剪短,露出额头和眼睛;走路时提醒自己昂首挺胸;大声告诉食堂阿姨自己想吃什么等。长时间交流后的第二天,女孩就以一个崭新的姿态站在了她面前。另一方面,她多次与女孩的父母就寝室矛盾原因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女孩渴望他们的肯定和爱抚,希望他们改变对女孩的态度,予她正确的关爱。

在后续的陪伴与交流中,她明显地感觉到女孩愈发自信、爱笑了,室友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帮助女孩从缺失爱的黑夜里走出,让爱拥抱自己,漫漫长路的陪伴于梅露而言,竟不过是常事。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是一个女孩。2018年毕业季的某一天,她从梅露的办公室路过时,走进去笑着和老师们打招呼。很难想象她曾陷入抑郁漩涡长达四年之久。

从2015年接手辅导员工作开始,女孩就一直在梅露的视线里。从女孩第一次来找她说要退学开始,事情慢慢一件接一件,像滚雪球一样,滚成了一个掺杂了心理、情感、网贷以及涉嫌诈骗等各种问题的“球”。在她的关心下,经长时间校内外多方协力,最终才让女孩内心的情感支柱得以重建。目前女孩已走出阴霾,签约国内知名企业。

“她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拉住她,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只是看着就好了,有时候孩子们并不喜欢被过度关注。”被问及在这一时间跨度如此长的复杂事件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时,梅露坦言自己更多的是一个陪伴者、守望者。“大家为了遵循女孩的意愿有时顶着很大的压力,我也常常问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有的东西不像数学题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慢慢地摸索、思考、观察、判断。”

谈及过往一起走过的许多路,一起闯过的许多难关,梅露老师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就是这样一种陪伴与守望,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天涯变为咫尺;也就是这样一种陪伴与守望,似灯塔,为船舶照明护航,将咫尺延伸成远方。

燃灯引路  因材施教

2018年毕业季,同学们都在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忙碌的时候,一个男孩的导师找到梅露,告知她男孩的状况十分糟糕。

“英语挂科,补考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知道怎么办,这样下去毕业也成问题,工作也不知道前路在哪里。我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多次谈话后,男孩向梅露敞开心扉,亲情的缺失,学业、就业上的困难与迷茫,让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鉴于男孩的情况,梅露协同系主任、班主任和男孩的论文(毕业设计)导师一起,就他的现状以及平时的专业表现、特长进行讨论,为他重新设定毕业设计方案;找到班长和男孩的舍友,让他们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带着男孩,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利用学院党员同学的“一对一”学业精准帮扶措施对其进行英语补习……在多方陪伴与帮助下,男孩的论文(毕业设计)顺利进行,英语补考也得以通过,状态越来越好。

事情却并没有止步于此。考虑到男孩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变能力还不够应对要求很高的专业性就业岗位,梅露鼓励男孩积极响应国家义务兵征兵政策,投笔从戎,报效祖国。但,这段路又有两个难题阻碍着他前行。一是男孩太瘦,体检医生看着他胳膊、肘关节时怀疑他有畸形。梅露鼓励他积极与医生沟通,担心他体重不够给他买增肥零食。她笑着说,那段时间同学们还经常陪他吃增肥餐。二是男孩父亲有思想包袱,不支持他参军入伍。梅露一次次与他不善普通话的父亲通话,终于在一次次半懂半猜的交流中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封寄给学校领导的感谢信,便是男孩的父亲写的。从信中得知,在男孩毕业离校后的两个月里,家里因一些变故乱成一团,男孩参军入伍所需的很多表格,都是梅露老师帮忙办理的。

一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还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枯木开出军中花,男孩的故事具有特殊性,但综合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做有针对性的引导,这些是相通的。

“传道一定要明道”。梅露认为辅导员一定要对所带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本科学习环境艺术专业的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引领和学业帮助,组织开展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零距离”沟通交流系列活动,要求同学坚持画速写、练好基本功,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参加“三小”项目申报,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丰富的活动开展形式背后,是梅露的良苦用心。

此外,梅露还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授课老师联系、请教,掌握学生自我规划、自我剖析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辅导、帮助和关注。她,用辛勤和汗水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践行到底,引导学生做到“一生一方案”。

无声润物  花香馥郁

从选择任辅导员开始,就意味着抛开了过去“朝九晚五”的状态,选择了“5+2”、“白加黑”。要时时在关注学生动态中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信号,及时排“雷”,这些便注定了将可抵漫长岁月的热爱融入这份责任与坚守。

除了我们略知一二的学生工作,梅露老师作为艺设学院学工办主任,学工办所有日常性的工作需要经她汇总、上报;作为学院综治工作干事、学院院报《艺之苑》总编,她肩上的担子也不轻。繁杂琐碎的工作让她自觉亏欠了家人许多。梅露还记得,她带的2014级学生毕业时,儿子正要高考,她只是在高考开考那天上午请假两小时回家给儿子炒了几个菜就赶回来处理各项事务。

当看到调皮的熊孩子发的感谢和留恋学校生活的朋友圈,当看到解决毕业问题的男孩穿上军装英姿飒爽露出自信的笑容,当曾患抑郁症的女孩路过办公室致她微笑与问候……梅露坦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谈及梅露老师,艺设学院党委书记刘继勇与副书记刘琮如都很赞赏她的“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为心”,把学生当亲人,是梅露在工作中一直坚守的理念。她说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儿子平时生活、学习上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她沟通交流。“我的学生遇到什么问题来找我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希望他的老师怎样去关心、帮助他,那我就以我希望的这种状态去对我的学生们。” 她个人借款一万五千元给家庭出现困难无法缴清学费将导致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内心,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她把学生带回家,给他们做饭;她曾半夜三点钟接到电话,驱车赶往学校接送学生去医院……润物无声,大爱无言,像家长一样去默默付出,这些于她,太多太多。

  “丹心热血沃新花”。引路、陪伴、守望,梅露不负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本着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甘做燃灯者,温情暖千人。五年的辅导员工作不算太长,但她以爱、以善、以父母之心,带领着莘莘学子走过四季,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责任编辑: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