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我校学子蔡雯洁同学获得江西省首届网络电视主持人大赛季军

来源:文法学院 作者:文法学院 摄影: 发布时间:2011-01-18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1月16日晚7点半,江西省首届网络电视主持人大赛收官之战,在江西电视台演播厅拉开帷幕。经过3轮比赛近3小时的紧张角逐,我校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091451班蔡雯洁同学,在10强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季军,网络人气在10强选手中屈居第二。

  江西省首届网络电视主持人大赛于2010年10月20日开赛,经历了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赛区与网络赛区六场海选、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历时近3个月。秉承以实践带动专业学习的理念,播主系同学除本校海选赛区外,还不畏其他院校同学的主场优势,参加了江西师范大学等三个高校海选赛区的比赛,最终在六个海选赛区决出的60强中,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有16人入围。在淘汰最为惨烈竞争最为激烈的60进20复赛中,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同学拿到了9个席位,新闻学系拿到了1个席位,在20强中占席一半,骄人战绩引发大赛主办方的密切关注。接下来的半决赛,王婧、于驰涵和蔡雯洁三位同学又突围成功,携手杀入总决赛,充分展现出南航播主专业同学的优秀专业风范。1月16日晚总决赛结束后,王婧、于驰涵、蔡雯洁三位同学现场签约成为今视网的“特约主持人”。

 
附:
声调气韵,放音未央
------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纪实
 
邹盛龙(南昌航空大学08新闻学专业)叶晓丹(南昌航空大学09新闻学专业)
 
编者按:在江西省首届网络主持人大赛的20强选手中,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学生独占9席。曾担任初选及复赛评委的文法学院教师刘琴表示,赛事主办方和业界前辈对昌航播音的一致评价是,于初创不多时、经验不充分的条件下,学生却具备省内较强的综合素质,表现此般抢眼且后劲大,确乎不易。
下面的文字或许能让读者对锋芒初露的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得一番初探。
 
基础篇——“谁在孔子广场放声”
  “板凳宽,扁担长……”每天早上6点40分,阵阵朗读声在南昌航空大学孔子文化广场上次第响起。
  他们是谁?在读什么?
  “我们每天早练声,必须要练习的基本内容有口部操、元音发声、气息练习、绕口令以及更高难度的段子训练。”09级学生李慧敏介绍道。李慧敏所说的“我们”,指的便是包括她自身在内的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它成立尚不足三年,目前有08、09、10级学生共二百余人。
  学生练声,自然要有老师指导。负责此项工作的是小课老师左育。
  南昌的冬天风雨无定,有同学早起有困难,或许亦属正常。浙江传媒学院出身,现为南昌电视台主持人的左育老师,总是以“80”后特有的方式“敲击”贪睡一时的学生:
  “某某某来了么?”
  “在路上呢!”旁边有同学应和。
  “在什么路呢,走奈何桥的路上吧?”
  大家一听就乐呵了,却也理解老师言语中的督促。
  声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础,却只是外化的表征。好声音很多,每所院校的播主专业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诸学生光有声音不够,“内化”同样不可或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肖华锋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表示,文法学院播主专业,就是要在“内化”上下大功夫。
  以培养合格的出镜记者为一般目标;将先前培养方案中的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课提前至大一大二;主修文学却也有媒体从业经验的博士接过系主任一职;新开世界文化史课程;鼓励同学多看多听多实践的同时注重多读通俗类读物、博览群书——从这几项举措中,昌航播主重“内化”的特点或可显露于一二。
  “雅俗共赏,开拓视野,加深文化底蕴,这一点要明晰和坚持。不仅要做‘传声筒’,且要学会自己‘发声’,主动策划找选题、找新闻视角。”肖华锋院长强调道。
  “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这块,学生在舞台上要能够应付自如,自身必须得有一定的积淀,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文学课程的前置,正是为了更扎实地强化巩固播主学生的人文素养,”播主系副主任张妍妍老师在给10届部分同学上小课之前这样对记者说,“要说话,要先听别人说话。”这“话语”,自是涵括文字、声音各种传播符号在内,而播音员与主持人,扮演着“解读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