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知冷暖 关爱情深重br——font style=font-size:14px学校多措并举关爱离退休老同志/font
启航网讯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老年人就是我们的明天,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和谐而人性的社会,只有把人人的“明天解决好”,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健全的文明社会。近年来,学校积极为离退休老同志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学校上下爱老敬老助老蔚然成风。
让晚年生活充满阳光
健康的生活,首先要有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心态。学校离退休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沟通,正确引导,让老同志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了让老同志走出去、动起来、乐起来,离退休处经常组织老同志外出观光,让老同志在大自然中愉悦身心,开阔眼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类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为此,学校加大了投入,更新了活动设施,为老年活动室购置了新的音响和座椅。为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健身活动需求,学校投资建成乒乓球馆、社区市民学校、新风雨门球场等活动场所。为了改善老同志的生活条件,学校还设立了长寿津贴,为90余名80岁以上老同志发放长寿津贴,开全省高校之先河。
让烦恼困惑远离老人
离退休老同志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学校领导的高度关心和领导下,学校离退休处将老同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想在前头、记在心头,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学校离退休老同志大部分生活在上海路校区,离前湖新校区较远。为了畅通老同志与学校之间的信息渠道,及时了解老同志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党委定期召开离休干部和退休职工党员情况通报会,及时通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离退休处也通过接待老同志来访,深入老同志家中了解情况等方式,及时了解老同志生活情况。对老同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离退休处所有工作人员做到有求必应,及时解决。对一些高龄、特困、孤寡、重病的老同志,离退休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他们结对,建立联系卡,定期上门走访。校医院定期对老同志开展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对卧床不起的老同志开设了“家庭病房”,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为了节省老同志的看病费用,学校决定将公费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两个药品报销目录标准联合使用,大大增加了可报药品的范围,减轻了老同志的就医负担。离退休处每年还举办几次系列保健知识讲座;帮长年居住在外地的离退休老同志代报销医药费。凡老同志生病住院,离退休处的领导一定会去看望慰问,他们还积极主动地帮助已故离退休老人办理丧事善后工作。真正做到急老同志之所急,想老同志之所想。
让银发世界绚丽多彩
为进一步提高老同志的生活质量,学校积极为老同志展现个人才华、发挥余热搭建舞台。离退休处努力为老同志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开办了老年大学,每年都根据需求开设新的科目,让他们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摄影展等,并将学员作品编辑成册,展现老同志的学习成果。在离退休处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下,我校离退休老同志“星光灿烂”,在合唱、舞蹈、绘画等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得大奖。2010年,离退休处组队参加省、市、校内文体比赛12次,获得各种奖项10个,获得了精神文明代表队和参赛项目的较好名次。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同志们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收获快乐。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多年来,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讲究实效”的工作方针,配合学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0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我校退休教师彭希仁教授在老校区离退休活动室举办环保邮展。彭教授虽已77岁高龄,却仍精神矍铄地向观展的老师与学生讲解他的环保邮票。这已是彭老连续十三年举办环保邮展,参观人数达数万人。退休教师万光远把关心下一代定位于退休生活的核心体系,并一步一个脚印地享受着老年生活的“为”和“乐”。近几年他的足迹遍及众多城乡中小学,多次到我校附中、南师附小举办传统理念报告会,与中青年教师座谈师德修养、传授转变“问题”儿童的经验,用了四年时间,编写了30万字的《师严说》。退休教师黄汉平教授,曾获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科普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他与科普有着不解之缘,近期他又发表了《茫茫宇宙觅知音》、《话说克隆技术》、《科学知识可以救人》等科普作品,并为众多大、中学生作科普讲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