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我与南航的故事】终生难忘的记忆——我在母校的成长经历

来源:峥嵘岁月 作者:胡健 宋华 摄影: 发布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 【字体:

116b920a83da498eb3939b7799873798.jpg

校领导、苏联专家与学校教师与1955年我校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清晨,早餐后,我走进书房,照例首先看了下书桌上的台历,发现仅剩下最后一张,我顺手撕掉后,换上一本新的台历。撕去封面后鲜红的2022年1月1日映入眼帘。啊!2021年就这样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母校南昌航空大学(以下简称昌航)70周年校庆要来临了,我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在校庆六十五周年前夕,我在北京和当地的同届校友们聚会,席间大家谈及即将到来的校庆。宋华校友对我说:“老胡,这次我去不了。但大家身体较好,我们要一起参加母校七十周年校庆。在南昌再次相见!”我听后笑了一下,心想你想得也太远了,时间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吧!那时感觉还有五、六年。没想到,时间走得真快,70周年就要来临了,但可惜的是,宋华同学已于2020年去世。为了兑现我俩的诺言,此文作为我俩合写,以告慰宋华同学和逝去同学的在天之灵。

  七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们这一届校友来说,早已从当年脱下戎装、风华正茂走进航空工业学校的青年学生变成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退休闲赋在家享受夕阳红的老人了。这使我想起了一首俄罗斯诗人的小诗。“短”诗很短,只有三句话,但道出了人生的变化。

“一天很短,

  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

  就已经手握黄昏。

  一年很短,

  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

  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

  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

  就已经身处迟暮。”

  是的,我们都已经处于迟暮之年,但我们并不悲观。不会像唐朝诗人李商隐所说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要像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在《八十述怀》中说的那样,“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继续关心祖国的发展,特别是母校昌航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记得,当时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举办第一届开学典礼时,仅有600名解放军战士作为学生,一个临时改建的大礼堂都坐不满。现在已发展为有两万多名在校生且还有十几万名在全国航空战线上为祖国航空工业和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学子们。

  我记得,当时我们学习时连正规的课本都没有,靠着老师们夜以继日临时翻译的苏联教材送至汉口并刻印成讲义作为教材和课本。我们的参考资料仅有古里亚那夫和沙莫毫斯基的两本金属工艺学。校图书馆只有哲学文学作品,找不到可用的专业学习参考资料。而现在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优越,除了完整的教学课本,学校宏大的图书馆里拥有庞大的可供阅读的各种学习资料。

  我记得,当时学校是利用一个破旧的飞机修理厂改建的,连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宿舍是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的一间大茅屋,直到第二年才盖起一幢教学大楼。之后迁入南昌也只有两幢教学大楼和三幢学生宿舍。而如今,学校经两次迁址后,已成为山美、水美、环境美,高楼耸立,配套设施齐全,学生居住环境优越的航空大学。

  我记得,当时学校只是拥有六个航空工业工艺制造的几个专业(焊接、热处理、工具制造、锻造、铸造、表面处理),而现在已成为一所拥有工、理、文、管、经、法、教、艺八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各种门类实验室,综合实力居全省高校前列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航空大学,能培养硕士、博士,有的学科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我记得,在校学习时,全校教室的灯光夜里十二点前从未熄灭过,到处是朗朗读书声。当时甚至连体育课都没有,后因在汉口举办的悼念斯大林逝世的大会上,由于站立时间过长,学校方阵中不断有学生晕倒的事情发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提出要加强锻炼,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才增设了体育课,并添加运动器材,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课外锻炼活动。而现在同学们的学习环境优越,希望大家要珍惜,刻苦努力地学好本领,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七十年来,昌航也有没有变化的地方。我认为,没有改变的是今天仍传承着第一届入校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师生们爱党爱国的高度政治觉悟,努力学习拼搏向上的学习精神,学生们团结互助的品格。

  我借用别人的一句话,稍加改动作为结束语:

  昌航是什么?

  你学习站立的地方就是昌航。

  你是什么,昌航就是什么。

  你怎么样,昌航就怎么样。

  你努力学习,心地阳光。昌航就永远蓬勃向上,日益壮大。

  加油吧,所有的昌航人!

  (作者胡健,我校1955届热处理专业毕业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