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最美教师】我校10名教师当选2025年南昌航空大学“最美教师”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和改进我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挖掘坚守平凡岗位中的师德风采,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期,我校开展了2025年南昌航空大学“最美教师”评选。
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最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侯育花等10名教师被评选为2025年南昌航空大学“最美教师”。在我国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官网特推出【2025·最美教师】专栏,旨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展现我校教师潜心育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教育事业,切实提升育人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侯育花
她从教十四年,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在教学方面,她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问题导向+互动研讨”教学模式,曾获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和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项目4项,多次获评“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所指导的多名学生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级“十佳学术标兵”等荣誉。
科研方面,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究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12项,在《Acta Materialia》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丁园
她坚守教学一线二十四载,在省校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负责的《环境工程仪器分析》课程获评省一流课程和校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并上线新华思政网。主编出版《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与写作》教材,该课程认定为校级创新创业课程。主持完成省级教研课题4项(重点1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教学成果获校级成果二等奖2项。她教研相长,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专注污染土壤修复,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指导学生获“互联网+”省赛铜奖等荣誉,培养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7篇、授权专利4项。她担任环工教工支部书记9年,带领支部获评多项省级荣誉。
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 刘文光
他深耕教学科研领域二十余载,始终坚守一线。教学方面,他重构全程体认式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打造融入航空文化的机械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主持完成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 个、教改课题 6 项,主编出版教材 4 部,发表教改论文 12 篇,指导学生双创比赛获奖 16 项,多次获得校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江西省移动教学大赛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科研方面,他带领团队聚焦结构振动疲劳、紧固件振动失效以及压电振动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含裂纹构件的振动疲劳损伤预测理论与方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130 多篇,授权发明专利 11 项。凭借卓越表现,他多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班主任和校教学十佳等殊荣。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徐伟
他躬耕教育22年,主要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教学。他坚持教书育人双管齐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踏实的作风感染学生。他潜心教学研究,秉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既学习知识,又提升能力。主持的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主持省级项目4项;主编出版教辅教材3部;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省部级及校级教学竞赛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励30余项,并获校第九届教学十佳、省大学生数学竞赛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他带领教学团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靶向式”攻关,实现了教学改革、教学竞赛方面的重大突破。他以党建带教学,积极推行课程思政从课内延续至课外,实现三全育人。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高鸿波
他从教15年,扎根教学一线,秉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教学理念,兢兢业业,矢志不渝,始终将“培养航空强国建设者”作为育人使命。他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敏锐把握虚拟现实技术与航空无损检测教育的结合点,应用沉浸式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即可完成飞机关键部件的检测实训,突破了航空装备教学实训的成本与安全瓶颈。他倡导科教融合,聚焦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每年带领学生走进航空企业,在生产线上针对行业复杂工程问题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将优秀校友先进事迹与探伤标准讲解有机融合,让学生深刻理解航空报国的使命担当,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近三年来他指导本科及研究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20余项,获奖40余人次。获2025年第五届江西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4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江西省虚拟现实教学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暨优秀教师。2024年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年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经济管理学院 邱国斌
他奋战教育一线,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以专业服务赋能发展,在奉献中彰显初心。他模范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遵守学术道德。作为工业工程(国家一流专业)系主任,顾全大局、率先垂范、奋勇担当。
作为党支部书记,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基层党组织,积极建设“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优秀班主任”、“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主讲《项目管理》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10余项、主编江西省优秀教材1部、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发表CSSCI论文2篇、CSCD论文2篇、北大核心5篇、学术专著3部、教材3部。
土木与交通学院 吴珺华
他扎根高校教育14年,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勉,深耕岩土体工程性质改良、工程灾害智能防控领域教研一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讲多门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课程,获得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讲课比赛三等奖”,6次获校“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培养硕士研究生25人,其中2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人获批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6人获“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班干部”称号。积极践行“以赛促学、以练促能”育人理念,指导本科生开展“三小”项目2项,带队获全国数学建筑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江西省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一等奖1项,并获南昌航空大学“本科生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研究生班主任”称号。先后担任学院研究生秘书、交通与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学院工会主席等职务,按时按质为教职工提供服务保障,获校“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称号。
文法学院 万苏春
她立德树人,以爱铸魂。深耕讲台10载,带领学生探索新知,注重学生生命塑造,使学生在被看见中成长为精神挺拔的法律人。课程思政获校级“示范课程”,所带班级获校级“先进班级”称号。
她潜心教学,锐意改革。敬畏三尺讲台,5年来,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国家级教学奖项2项,省级教学奖励4项,校级教学奖项3项。课程入选全国高校教学展示平台,并代表学校受邀出席了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的全国教学展演。
她关心社会,服务地方。把科研写在江西大地上。带领学生深入红土地,热点调研8次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此外,以全国科教文卫体工会系统讲师、省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骨干身份,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荣获江西省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近20项荣誉。
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 贺晓蓉
她坚信“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原则,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润泽学子。她责任心强,不仅积极完成本职工作,还无偿承担了大量的省级与校级的演出排练与指导任务,仅近几年,她为省、市和学校的各类演出活动提供了近20场的排练、指导工作,以精湛的专业水平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呈上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优秀花腔女高音,她先后获得省部级权威赛事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并多次参加省级演出。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身为合唱指挥学科带头人,她带领教学团队举办了多场大型合唱音乐会,为校园文化频添靓丽风景。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指导的学生获得省部级权威赛事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
软件学院 樊鑫
他任教23年来,潜心教学,匠心育人,锐意教学改革,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用“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匠心培育新时代软件人才。作为课程主讲教师,他践行“知识与能力并重、视野与素养共育”的教学理念,所讲授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作为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者,他提出并实践“使命强化、项目驱动、学用贯通”的航空特色化拔尖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首届教改班——凌云班17名同学,有13名同学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他还担任孝彭书院2023级软件班的班主任,积极参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五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负责人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作为课程组成员讲授的“软件工程”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西省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课程;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得科技竞赛国赛奖近10项,获江西省优秀教材奖1项、江西省“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1项。多次获得南昌航空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抗疫先锋”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