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提质年 人才培养篇4】“入口”抓质量,“出口”拓新路 ! 学校招生就业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启航网讯 2024-2025学年,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悉心关怀下,我校招生就业工作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生源质量跃升、就业渠道拓宽”的亮眼答卷 —— 普通本科招生计划首破六千人大关,多省份录取位次显著提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以“入口”“出口”双向提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优化招生布局,实现“量质齐升”新突破
扩招提质,规模创新高。学校积极响应优质本科扩容号召,在精准评估教学资源后,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增至6800人,较此前扩招955人,首次突破六千人大关;专业聚焦,对接需求端。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主动对接行业需求特别是航空航天国防领域战略需求,持续优化招生专业结构,新增的招生计划集中投放到航空国防类专业和市场急需专业。理工类招生计划占比提高到82%,航空类专业计划占比超81%;分组优化,填报更精准。优化专业组设置,结合学校航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孝彭书院所涵盖专业单设专业组,考生志愿填报更为聚焦和精准;宣传发力,触达千万家。组建50支由科技特派员、系部主任等组成的招生宣传队,赴14个省(区、市)开展了170余场高招咨询;线上同步推出50余场“筑梦新航线‘专’为你来”专业宣讲直播,策划了招生宣传片《长空》及“本科招生亮点”“毕业生去哪了” 等专题内容,全网点击量超 50 万次。
通过以上创新举措,我校在江西省物理类507组、506组和历史类102组最低录取位次同比分别提升20.84%、8.75%、7.46%;四川、山西、内蒙的主体专业组录取位次提升超40%,江苏、陕西等8个省(区、市)录取位次提升率均超25%,本科生源呈现“量”“质”双提升的喜人态势。
深化就业服务,书写“稳进提质”新篇章
织密“大就业”网络,激活全员促就业动能。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统筹,每周校领导碰头会专题研究就业;上一学年,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5次研究就业工作,出台6项制度方案,召开9场专题会与调度会。同时,主动对接行业需求,举办“航空产业链”“南昌工业园区”等大型双选会,累计引进1801家用人单位,提供6.4万余个岗位;校领导带头访企,全校共走访710余家企业,拓展4200余个岗位,助力1150余名毕业生签约;统战部门、校友组织等也积极联动,邀请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评选表彰15名就业典型,推送20名优秀毕业生风采,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氛围。
深化“赋能行动”,锻造学生就业硬实力。创新推出“345”生涯教育模式,获省委《江西教育工作情况》专题刊载;依托“就业之家”一站式平台,联合教务部门落实“双千计划”,开展“逐梦空天”职业能力报告会、“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技能培训,为毕业生提供求职、考公、考研公益辅导;邀请行业专家、资深HR、优秀校友开展18场 “昌航就享说”讲座,覆盖近万人次,从政策解读、求职技巧到权益维护,全方位助力学子提升求职能力。学校就业工作15次登上《江西省 2025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周报》。
做细困难帮扶,筑牢就业保障暖心线。为近千名困难毕业生申报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举办“宏志助航计划”培训与专场招聘会,优先推荐岗位;开发校内政策性岗位托底,最终2025届困难群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7.69%。
截至8月底,学校2025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用扎实的就业成果,彰显了学校办学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图文一审:艾之谋 图文二审:虞英 图文三审:陈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