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2025 · 最美教师】高鸿波:用VR“破圈”的航空课,育出会“探伤”的强国人

来源: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 远航记者站 朱怡霖 摄影: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次数: 【字体:

微信图片_20251017140947_224_10

启航网讯  在学校的无损检测课堂上,一副VR眼镜成了高鸿波的“教学神器”。从教15年,他将无损检测这门枯燥的专业,打造成学生眼中“能触摸、有温度、见家国”的成长课堂,用行动践行着“培养航空强国建设者”的育人使命。

VR破题:让原理“活”在实景里

“传统课堂只讲原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去实验室实操,直接上手又有太多风险。”谈及用VR教学的初衷,高鸿波的话戳中了无损检测专业的痛点,这门课就像“工业医生”给材料“看病”一样,对现场感要求极高,但抽象的检测原理、有风险的实操流程,总让学生学得“云里雾里”。

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带领团队打造“航空发动机叶片X射线DR/CT成像检测VR实训平台”,虚拟场景复刻真实实验室。学生戴上VR眼镜后就可沉浸式体验,既练操作又无安全顾虑,还能深化原理理解,为后续真实的实验室实操打下扎实基础。

这一创新不仅让课堂告别枯燥,更斩获了2023年江西省虚拟现实教学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他指导的学生团队也带着这个项目拿下了2023年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寒暑假带学生扎进企业一线。2020级的学生胡昌振记得,为研发“航空标记物智能分选装置”,高老师曾连续两周守在车间,和他们一起调试传感器,最终装置获2项国家专利,直接用在了飞机零部件检测线上,这次成就让学生们真正尝到“知识变生产力”的甜头。

竞赛解题:让难点“变”成获奖点

学生对陶瓷基涂层超声测厚原理总绕不过弯,那就干脆带着他们做科研、打比赛,高鸿波从不把教学难点当“包袱”,反而当成以研促教的契机。那段每周三晚上的实验室时光,成了他和12名学生最珍贵的回忆。每到晚上,大家先围坐一起讨论方案,再分工合作,有人耐心制备陶瓷涂层试样,有人钻研发射超声测试系统,有人用软件分析数据,遇到瓶颈就一起想办法。

科研本是枯燥的,但一群人一起干就不一样了。高鸿波记得,有次学生提出的思路他都没考虑过,最后做出来的方案比预期还完善,“学生的潜力真的无穷,只要给对方向,他们总能给你惊喜”。就这样,原本难懂的超声测厚原理,不仅变成了能落地的实验方案,还拿下了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这种把难点变项目、用比赛促学习的模式,成了高鸿波的教学特色。他将量子技术、原位CT等行业前沿融入教学,把科研课题拆解成学生能参与的竞赛项目,带领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全国失效分析大赛等赛事中斩获2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人次获奖。而他自己也以持有射线和超声检测Ⅱ级资格证书、中航工业失效分析Ⅱ级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身份,把行业经验变成鲜活案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让课程始终跟得上航空行业的发展脚步。

故事融题:让情怀“种”进心里头

在高鸿波的课堂上,冰冷的无损检测技术总能与滚烫的航空故事撞出火花。作为学校的标杆专业,无损检测领域的校友大多深耕航空公司核心岗位,他们与学校联系紧密,常带着企业最新的工作进展、棘手的技术难题回校交流。有时,他们还会带来真实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共研解决方案,更会分享自己在岗位上的成长经历与成就,把“工业医生”守护航空安全的日常讲得鲜活动人。

学院还专门为校友们打造了展馆,泛黄的课堂作业、写满演算的手稿、带着使用痕迹的实验模型与探伤仪器,静静陈列在展柜里,这些不仅是校友的成长印记,更是专业精神的“活传承”。借此,学生们能直观感受到“自己学的技术,未来也能像师兄师姐一样守护蓝天、助力航空事业”,这份感染力远胜过单纯的理论灌输。

高鸿波注重分层指导,为不同基础学生定制培养方案。他,既指导学生拿下全国仪器类毕业设计大奖、全国大学生失效分析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还出资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同时,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作为省、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全程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团队斩获省教学奖项、获批2023年省级教改项目。如今,他带的学生或扎根航空一线或埋头科研,皆怀“航空报国”初心,而他也始终坚守初心,在学生心中播下“练就过硬本领、牢记报国使命”的种子。

怀着对教育的赤诚,高鸿波在三尺讲台诠释“最美教师”的担当,以实践履知行合一、用创新促成长之效、凭师德树育人之范,始终为航空强国育才注入力量。

(图文一审:葛爱英  图文二审:熊祝伟 图文三审:雷轶)



责任编辑:赵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