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十一五”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推进br——font style=font-size:14px与时俱进攀高峰 育人工作谱新篇/font
启航网讯 “十一五”期间,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2004]16号文件和江西省委15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举措、全方位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政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基本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学校在国防生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内规范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分别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及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200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整体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的“大思政”教学改革、“高校思政课网”网站建设等,得到了教育部社科司、思政司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学建成效明显,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2个、全省先进班集体17个,全国“三好”学生1人,全省“三好”学生30人、全省优秀学生干部17人。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
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制定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可操作的配套文件及措施。明确了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强化和完善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体制保障。从基本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育人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迅速赋予实践。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得到全面提高。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和体制保障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纳入统一管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统一领导,总体设计,协同运行,分工实施。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马克思主义学院4个部门与4支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军训教官兼班级管理员、学生导师)、19个学院形成了“14419” 的“金字塔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大大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在工作运行中相互融合、渗透,有效缓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学校还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研究、协调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机制。
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主渠道教育作用日渐凸显
近5年学校投入220多万元直接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建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按照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大思政” 教育教学体系。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得到了教育部思政司、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教改成果先后在全省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思政部主任例会、思政课教师培训会上进行推介,对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产生了辐射和示范作用。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等省内外多家媒体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报道。2009年,我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整体改革与实践》荣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几年来,围绕“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形成了一支“一专三兼”的学生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