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航师表】记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创建于1978年4月,现有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环境保护培训中心、江西省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中心等3个研究性机构,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应用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学科被遴选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为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化学教学团队为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为江西省优质课程。学院为国家环保局环评乙级资质单位。
学院的学科建设在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环境材料、环境污染控制与毒物分析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近3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获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并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900万元。在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及示范性硕士点中期检查中,“环境科学与工程”示范性硕士点被评为“优秀”。“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西省第四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和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获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课题3项,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4篇,并获批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学院切实加强教学工作。近3年,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获批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立项。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获省级教改5项、省级研究生教改3项。获江西省微课程比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优秀奖各1项。在现有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洪堡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西省“555”赣鄱英才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柔性引进人才2人、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人才人选3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优秀硕士生导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5人。环境与化学工程系获“第七届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积极推进学生的科技创新,获国家奖6项(其中,全国“挑战杯”一等奖1项),荣获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2项,学生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45篇。
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理工结合、重在创新、突出优势、服务国防、服务地方”的原则。近3年来,学院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6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5项、科技部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0项。2011-2013年科研总经费3412.79万元。科研产业化成果4项、发明专利授权49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63篇。2013年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38项。在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固定化细胞处理有机废水技术、管式流动絮凝技术、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及监测技术、烟气除尘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