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成就“省运”梦想 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我校代表队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侧记
启航网讯 秋天的昌航,硕果飘香。满载着骄傲与荣光的南昌航空大学代表队,载誉而归!在10月25日至11月2日举行的第十四届省运上,代表队参加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瑜伽等九个大项的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此言不虚!走进这个团队,才知道他们为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读懂他们,才知道他们在体育中收获的快乐。
许久的准备,七天的鏖战,赛场上下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体育健儿们也用汗水和青春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拼竞技得与失 品赛场苦和乐
羽毛球队小伙伴们合影。
奔跑、跳跃、挥拍,一个完美的球击出去只要几秒,但却需要敏捷的反应和身体的协调。在羽毛球的赛场上,运动员们更是激情似火,用不言败的热血,奔跑跳跃在青春的赛场上。
体育学院大四学生黄晓峰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汤嘉奇是球场上的搭档。对于此次比赛,他们感触良多,而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比赛分别是男子团队4 进2和男子双打4进2。在团体赛中,一共分5场,分别是三项单打和两项双打,由于是5局3胜制,当比赛进程到我校与他校分值比为1:2时,汤嘉奇和黄晓峰的这场双打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场。然而,由于自身已处不利的一方,对于心态上的挑战不容小觑,也恰恰因为心态上的失调,二人发挥失常,导致这场比赛没有取得胜利。赛后,两人静静地坐了好久,没有说话,内疚之情浓到无法化开也无法排解,直至溢满全身。这时,教练伏珊珊老师和队友们走过来,暖心的安慰、催人奋进的勉励,还有那声声简单至极的“加油”,让那份愧疚轻轻从内心滑落,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感动,更是整个羽毛球队中体现出的“不服输”。他们迅速调整好心态,吸取前一次的经验教训,在男子双打的环节一路向前,在技术与心态的双重调节下所向披靡,摘下了比赛桂冠。“在比赛中我们都会互相支持,以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方式给对方鼓劲。”黄晓峰这样说。长期的训练让他们二人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给对方带来极大的鼓舞。
在提及训练受伤时,队员们表示,于他们而言那不过就是“职业病”。不过就算受了伤,大家也一样带伤训练、带伤比赛。“在比赛的时候,注意力都集中在球上,自然顾及不了身体上的疼痛,只是下场后才发现,那份痛,却是锥心的。”因为这次比赛强度大,几场下来,参加高水平组单打的队员张琪的脚上都摩擦出了个足有一元钱币大的水泡。疼痛不言而喻,每一次跳跃甚至脚步挪动,都是对身心的挑战。只不过,凭着那份坚持甚至那么些“固执”,她赢了,赢的不是奖牌,是困难,是自己。
赛场是一个残酷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在比赛的时候,他们常常能听到陌生人给自己的加油声和呐喊声,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在看台上观看队友比赛时,甚至比场上运动员还要紧张。汤嘉奇告诉我们,“大家看比赛很紧张,其实我看高水平组的时候却很享受,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学到很多。”
与羽毛球赛制相似的网球在赛场上也是激烈不已,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男子团体赛的冠军,而这也是我校网球队在省运会上有史以来的第一块男子团体金牌。
在此次比赛中,对手是已蝉联两届冠军的江西师范大学,而他们也对这次比赛势在必得。遭遇如此强敌,我校网球队在第一场单打赛便出现了失误,这让对方气势高涨。经过调整,第二场双打赛由年龄几近50的黄春林教练与其学生杨建与对方进行对抗,最终以7:5赢得了这场胜利。在教练与队友的双重鼓励下,杨建在最后一场单打中更是所向披靡,即使对方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也用自己的拼搏证明了南昌航空大学的实力。几个小时的奋战终于结束,停下的那一刻,黄春林老师流下了热泪。“这次的金牌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大家一同拼搏来的,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我们让其他学校看到了昌航的风采!”黄春林老师激动地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是风雨后的荣辱与共,是泪水后的共同承担。
比赛,有苦有甜,有观众的呐喊,有队友的扶持,有教练的鼓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创造出了这个不平凡的团队。
提武术精气神 展体育风采貌
武术队小伙伴们合影。
开学伊始,武术队的老师和学生们便开启了上课与训练相结合的模式,白天上课,晚上训练,甚至在中午也不间歇,实在累了就直接在武术馆睡。其实,为了在此次省运会上有更好的发挥,武术队早在暑期就进行了集训。正所谓“严师出高徒”,训练期间,武术队教练张莉老师就一直坚守着这个信念,对她而言,在武术的战场上,意志力是每一个习武者所不可缺少的,没有意志,便没有武术。
武术队中,除了一名学生练武术长达八年、有较好的基础外,其他大多数都是从零开始,只是,对于武术的热爱他们从不曾停止过,兴趣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接受这项挑战。他们,从不言弃,凭借的,就是一份坚强与毅力。高强度的训练难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有队员韧带伤了,张老师就带他们去针灸,然后继续训练。”武术队队员孙建这样告诉我们,“就算打了绷带,也得练出武术的精气神。”武术最讲究精气神,每一个动作,不仅演练水平需达到标准,而每一个动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才是武术的中心要点。所以,在武术馆中,张老师常常会手持一根小棍,一个一个地细细纠正每个队员的动作,为了精益求精,从眼神,到动作,再到力度,力求从方方面面精准地把握住每一个动作。“它改变了我一生”,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刘小路这样形容这一段经历,“虽然训练中有苦有累,但是通过武术我学到了很多。这是最最重要的。”
朝夕相处的生活早已让他们成为了一家人,累了,大家互相捶捶腿、揉揉肩。在这个大家庭中,张莉老师是教练、是老师,更是“妈妈”。 “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武术队”,成员孙建这样形容张老师。孩子们总记得张老师时常在训练的时候说过的话:“这些你都能坚持,以后学习工作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让孩子们感受着无穷的力量和鼓舞,甚至让孩子们受用终身。严师的背后,还有张老师的细腻与温情。“队员们没有强弱之分,在我眼中,每个孩子都一样“,她对队员们一视同仁;比赛前,她会反复交代饮食要注意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她和家里“啰嗦”的妈妈并无二致。就这样,年龄并不大的她,成了队员们口中习惯地叫出的“妈妈”,这个称谓背后,就是这样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彼此支持、彼此关爱。
不仅在训练中,在赛场上,大家更是心连心。“其实在比赛的时候完全听不到加油声与呐喊声,但知道有他们在,身上便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万千努力终有成就,当看到最终排名的时候,观众席上队员们就像“炸开了锅”,然而,庆祝之余,更多的是对下一场比赛的鼓励。于是,8块金牌、50%的获奖牌率、99%的获奖率,如此的好成绩就这样诞生了!
成员们的互助理解,教练的悉心栽培,让这支队伍越来越强大。孩子们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无论经历再多的苦,都要坚信,“你能行” !
因热爱而结缘 因团结而辉煌
暑期一个月的集训,上午从8点到12点,下午从3点一直到晚上,太阳、月亮在每天的训练中交叉出现;开学后每天中午11点40下课到1点20即将上课,这些就是足球队最简洁明了的时间表和训练图。这样拼命地努力背后只因两个字:热爱!一切都源自他们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足球是一项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光有一两个优秀的队员恐怕难出好成绩,整个团队的配合至关重要。足球队队员冯波告诉我们:“平时最怕的不是训练的苦和累,而是害怕受伤,因为受伤就会影响整个队的训练进度,会拖后腿。”在这个团队的眼中、脑中、心中,整个足球队就像是一根链条,一环扣一环,谁也不能松懈。
“在我们这根链条中,教练是整个团队的核心,是我们的精神支柱,”队员们这样评价道。在此次比赛中,队员们印象最深的是小组赛第一场,开门便遭遇了劲敌江西师范大学代表队。“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教练告诉我们要一场一场打,我们并不比别人付出得少,平时怎么训练现在就怎么来。”冯波回忆起那次比赛,感觉历历在目。教练的一席话,卸下的是心头的沉重与压力,添加的肩头的责任与内心的勇气,队员们开始了奋力“厮杀”。终于进了一个球,领先于对手,队员们欢欣鼓舞;谁知此时又突遇变故,对方队员连进两球,场上形势大变。此时,离比赛结束仅仅剩下10分钟,队员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乱了阵脚,球技也毫无章法,整个团队都处于被动,一直被对手拖住。忽然,“不要紧张,不要放弃!加油”的阵阵喊声有力地从场外传来,是教练!对,不能放弃,绝不能!心意相通的孩子们从教练那声声呐喊中体会到了良苦用心,更体会到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这一刻,卸下的是心头的沉重与压力,增添的则是肩头的责任和内心的勇气。汗水无声地滴落,耳畔只有“呼呼”的风声,摒弃掉一切杂念,带球、奔跑、突破、射门!最后的10分钟,队员们完美配合,连进两球,整个局势扭转,最终以3:2赢得整场比赛。队员回忆道:“当时教练的眼神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让我们浑身上下充满力量。”那眼神,是期许,是鼓励,更是鞭策。
不仅是赛场,训练时,教练也从不会缺席任何一次训练,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队员,只要对足球运动还保持着热爱,他们就会用心去教。足球队教练周驰深情地说:“感谢足球队的所有成员。这是一个能吃苦,有凝聚力的队伍。”
省运会结束了,足球队的训练却依然在进行,他们正在备战来年的三场比赛,同时他们也希望将团队的凝聚力一直保持下去。田径场上,月光下,这群热爱足球的人还在拼搏着、努力着……
在开幕式上作为裁判员代表宣誓的体育学院院长熊锦平教授谈起这次省运会昌航学子的表现,除了欣慰,更多的是自豪,为孩子们的顽强拼搏、为孩子们的吃苦耐劳、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作为田径比赛的总裁判长,一旦有一点空闲,他总会去看望参赛队员,为他们加油打气;总会来到比赛现场,像一名普通观众一样,为他们拍手叫好。“感谢学校的重视,感谢运动员们的努力!昌航的体育运动事业,有学校领导的重视、有全体师生的热情参与,一定会蒸蒸日上。我相信!”熊锦平由衷地说。
省运会结束了,但体育精神在运动员的心中永远不会划上休止符。奔跑,坚持是勇气;回眸,起点已远去;昂首,信念在延续。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坚信,因为坚信,所以成功。正是这永远没有终点的循环轨迹,让他们在体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而我们也相信,他们,会创造出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