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赣鄱行】看南昌航大如何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六)
编者按:6月21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江西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于我校举行。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部署,我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20余支实践团队通过“学、讲、研、践”等形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现推出“青春赣鄱行”专栏对实践活动进行系列报道,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动力与能源学院赴多地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近日,动力与能源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队深入景德镇、南昌等地,紧扣“红色文化”主题,通过“学、讲、研、践”融合模式,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育人实践。青年学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血脉,将强国之志深深融入航空报国的蓝色梦想。
瓷上史诗:陶瓷艺术里的信仰对话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博物馆,实践队以“陶瓷+红色文化”开启沉浸学习。一件件红色主题瓷雕成为鲜活教材。在《狼牙山五壮士》的陶瓷浮雕前,实践队老师讲述了五壮士弹尽粮绝仍宁死不屈、纵身跳崖的壮烈史诗。细腻的瓷雕让历史触手可及,队员们深受震撼,深感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
一组红军战士与老人素朴而传神的合影瓷雕,将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刻画入微。“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基,在于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夏老师以此阐释党的根本宗旨。队员们感叹:“陶瓷讲述红色故事,新颖、震撼又感人!”红色陶瓷不仅是艺术,更是信仰的载体,点燃了学子们深研党的理论、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
承志铸魂:烈士陵园中的精神洗礼
实践队肃立于浮梁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敬献鲜花、深深鞠躬,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表达深切缅怀。实践队老师组织队员齐声朗诵《滨江抒怀》《我爱这土地》等红色诗篇。铿锵的诵读声里,先烈视死如归的豪情穿越时空,激荡在每位青年心间。
随后,全体队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誓言铮铮,是对先烈的郑重承诺,更是新时代青年许党报国的决心。陵园之行让队员们触摸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仰力量。未来,他们将把对先烈的敬仰化为肩头使命,以不懈钻研守护祖国的万里长空。
烽火初心:英雄城里的精神传承
实践队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带队老师借助雕塑《石破天惊》,讲解那“石破天惊第一枪”的历史意义:一杆步枪破石而出,象征着党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伟大开端。队员们认真聆听,提笔记录,在历史现场感悟建军伟业。
馆内,队员们偶遇一位曾服役于“老山钢刀连”的老兵。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他深情讲述钢刀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铁血传奇。英雄的故事让队员们热血沸腾,誓言传承“钢刀精神”,为民族复兴熔铸坚定信念。
在贺龙指挥部旧址,队员们自发录制讲解视频,用青年语言讲述贺龙元帅的英勇事迹。“贺龙同志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队长张城铭说,“新时代青年当继承这种品格,为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这场跨越时空的实践,是红色基因的深度浸润,更是航空报国志向的淬火升华。动力与能源学院的青年学子脚踏红色热土,心向万里苍穹,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熔铸为守护蓝天的澎湃中国心!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赴多地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近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红韵徽乡”暑期大思政实践队聚焦“红色”文化路线,赴上饶婺源、弋阳、横峰等地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广袤的赣鄱大地继续寻找信仰之光、汲取奋进之力。
探生态振兴之路,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实践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的足迹,首站抵达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聚焦生态环境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等领域,探索实践“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的发展路径。在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队员们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对“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冠噪鹛及其全球唯一野外栖息地保护成效的详细介绍。通过实地调研与入户走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石门村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与传统文化、现代元素深度融合的发展智慧,深刻体悟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致力为擦亮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青春力量。
溯红色根脉,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为追寻革命先辈方志敏赤忱的信仰之火,感怀其笔下“可爱的中国”的蓝图初心,实践队先后来到方志敏烈士的故乡弋阳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横峰,开启了一段沉浸式体验与学习的红色铸魂之旅。
在弋阳县方志敏纪念馆里,实践队员张厚泽现场讲述微团课《清贫守初心 奋斗践使命》回溯方志敏烈士筚路蓝缕的革命征程。每一步驻足、每一次凝视,都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方志敏精神的震撼力量。队员们还一起在方志敏雕塑前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走进横峰县葛源镇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实践队沿着红军街、省委机关旧址等红色路线实地。当讲解员说道“我们脚下的这条路正是革命先辈走过的路”时,历史的足音仿佛在耳畔回响。沉浸式的探访让队员们深刻触摸到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激荡起赓续红色血脉的澎湃力量。之后,还专程拜访了当地的退伍老兵,聆听他们讲述战火纷飞的抗战故事,一同领悟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临别时“珍惜当下,为祖国奋斗”的殷切嘱托更成为激励大家矢志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筑航空梦想,践行知行合一新作为
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与航空院校优势,在婺源县江湾镇荷田村“童伴之家”、弋阳县曹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横峰县葛源镇葛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开展了3场“科普航空筑梦想,推普防溺护童心”主题活动。队员们以“强-5之父”陆孝彭院士的感人事迹为引,通过生动有趣的航空知识启蒙、普通话趣味教学,点燃了孩子们探索蓝天的热情;生动有趣的防溺水安全课堂更为孩子们的夏日安全成长筑起一道温暖防护墙。实践队的“小老师们”还为当地的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运动鞋等价值3000元的爱心物资,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助力梦想启航。
从婺源石门村的生态蝶变到弋阳横峰的红色热土,从生态保护的生动课堂到革命精神的寻根溯源,再到乡村孩童心中播下的航空火种,“红韵徽乡”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里以“一场诵读、一次徒步、一堂红课”为载体,让红色历史“活”起来、思政教育“实”起来,激励实践队员们努力成为文明基因的传承者和时代创新的开拓者。
(图文一审:李梦遥 图文二审:赵欢欢 图文终审: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