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之香
一个月明星稀之夜,我独自漫步于校园。偶然发现在道路的两旁,高高低低栽种着许多桂树。触景生情,使得这阵子颇有些不平静的我,很快陷入了对故乡的沉思。
我来自美丽的南方村庄。在家乡,桂树的身影总是随处可见,而且总是枝繁叶茂,因此桂树成了故乡的名片。小时侯总喜欢爬上村头的那棵老桂树,据说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树的茎直直的,但并不很高。树杆上长满了凸起的疙瘩和深凹进去的皱纹,呈现出苍老的面孔。那时,年少轻狂的我对它的“老态龙钟”感到的是一种深深的厌恶与鄙视。每天放学归来,我狠心折下几片桂树的叶子,把它做成口哨,继而我又折下几根树枝在空中摇摆,折磨它似乎成了我无聊的消遣。
但每当八月十五桂花飘香时节,却是另一番情形。那时,黄黄的花朵挂满了枝头,香气扑鼻,时而徐风吹来,花香填满了整个村庄。农家妇女们闻香出动,提着竹蒿打桂花,桂花糕便是她们手中的杰作。我品尝着香甜的美味,似乎是对桂树理所当然的占有,童年也在桂树对我的宽容与守护中悄然结束。
理想的推动,对城市的憧憬,我不得不阔别乡土,游学于繁华都市。城里的东西是多么的新奇。每次经过花店,我总会流连于各种花卉的艳丽,还有千姿百态的盆景,其造型称得上“鬼斧神工”,它们比起故乡的那棵老桂树来可谓妖娆极了。花卉在主人的精心浇灌下焕发春光,叶子整齐排布,厚厚的花托支撑起整朵花儿,花瓣有像红红火焰的,有像白白雪花的。它们静静地等待着恋人的挑选和购买。
直到有一天,我去倒垃圾,意外地发现几束鲜花和一盆景观被抛弃在垃圾桶中,花卉的叶子早已枯萎,花朵凋谢得令人生恶,盆景中的小树变成了被死死禁锢的病树。一辆卡车把整桶垃圾装上了后厢,只在原地留下了一阵难闻的气味。有谁能够想象车上装着的竟是昔日浓妆艳抹的恋人手中的鲜花和在高楼大厦中摆设的盆景呢?想到它们在垃圾填埋场,被无情地卸到已挖好的坑中,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顿时悲从心来。开始惦念上村头的那棵老桂树。
恰逢去年中秋还乡,那棵桂树依然安在,依旧是满树香韵,只是苍老了许多,树底下又新挖了一汪泉眼,泉水潺潺地流淌在小溪中,几只欢快的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时而浮上水面向上吐出透明水泡,荡起了层层涟漪,连起一串串晶莹的珍珠项链;时而向下沉入泉底消失了踪影。树下筑起了褐色的石桌石凳,学生的朗朗书声,儿童的欢笑声,乡亲们的家长里短声……村庄在这棵老桂树下显得格外祥和。
这时,我的心头突然悸动起来。我的城市见闻让我忏悔孩童时的无知与贪欲。我细心抚摸着桂树粗糙的树皮,仰观它的容颜,猛然发现它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参差不齐的枝干,像刀像剑又像戟,自由地向外延伸,每一段都在力争上游。树干生树杈,树杈长树叶,树叶夹树花,它们系统有力地支撑起整棵树。于是便有了这遮天蔽日的树荫和送来扑鼻清香的华盖。花儿在青叶的衬托下更具别致,连缀整个树梢,如佩挂在军装上的黄绶带,又如碧天里满缀的星星。待日渐黄昏,飞鸟归巢,余晖洒落桂树,一派祥和景象呈现眼前,此时便有一股暖流缓缓地流入我的心田。
忽然想起了杨万里的《咏桂》诗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来中。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桂树赶上了嫦娥奔月,咏桂是恰到好处的。又忆起了李白的《咏桂》诗:“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更。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也许正是诗人目睹城市的浮华与不平,桂树便成了美好的寄托。王维《鸟鸣涧》说得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鸣,时鸣春涧中”。诗人的闲情逸致,远离喧嚣,旷达开阔,令当今多少人羡慕不已。
回首往事,我倚靠在桂树旁,惭愧又希冀地追忆似水的年华。只是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化成了一株桂树,与老树根连根,叶并叶,努力地吮吸着泉眼的甘露,默默地把桂香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