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文学>详细内容

文学

母校情怀

来源:启航 作者:岳春喜 摄影: 发布时间:2012-10-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初到南昌一切都感到新鲜,

刚来时的那份陌生渐渐冲淡。

时而涌现出思乡的情绪,

内心的翻腾无可避免。

 

学院坐落在南昌的东郊,

出了校门走不远就是农村的稻田。

我经常随好友一起去散步,

他说这样能忘掉心中的烦恼。

 

我原以为英语学习并不是太难,

谁料想第一节课就让我吃不消。

尤其是听力搞得我一筹莫展,

而泛读的成绩居然能够拔尖。

 

周末的时光不容错过,

我们结伴去了“八大山人”纪念馆。

南昌的八一广场甚是宽敞,

赣江的秋色令人迷恋。

 

晚自习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

通常我会自觉地夹着书本去阅览。

图书馆里人多显得拥挤,

所有的座位都被校友们占满。

 

我对南方的米饭不大习惯,

而菜品的花样让我大开眼界。

许多蔬菜我还是头一回品尝,

带猪毛的烧肉皮我最喜欢。

 

中秋节的月儿真的很圆,

班上举行热闹的茶话联欢。

可孤僻的我却莫名地惆怅,

一个人偷偷地溜出去坐在外面。

 

莫不是又想家了吧?

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买了一瓶葡萄酒坐在草坪,

泪眼中仿佛看到亲人期盼的笑容。

 

南昌的冬天一样寒冷,

这是我来校前未曾预料的事情。

没办法只好上街买了一件棉大衣,

感冒的滋味实在令人头痛。

 

大家对寒假的到来欣喜若狂,

早早就计划着路上的行程。

我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能与亲人团聚和好友相见。

 

听说四特酒是江西的特产,

云雾茶也该带上一点。

给一岁多的小弟弟捎个玩具,

一个魔方花不了几个钱。

 

坐在回家的列车上心潮起伏,

窗外急速掠过的是湘鄂的平原。

途经河南洛阳时已是白天,

我记得故乡的那村庄离得不远。

 

春节的热闹可想而知,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幼稚。

中学时的同学纷纷互访,

朋友欢聚时拉起了家常。

 

(二)

正月十五刚刚过完,

却不得不考虑返校的时间。

带着一丝难舍的心情,

我和约好的同乡赶赴车站。

 

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来自四川,

郫县的豆瓣酱真是不一般。

贵州的女生带来了腊肉,

那种特别的香味叫人嘴馋。

 

我很荣幸地选作了生活委员,

为大家服好务心甘情愿。

每月从食堂领来饭菜票只须发放,

他们都戏称我叫“财神爷”。

 

学院里有个不大的小花园,

我们的英语沙龙安排在每天傍晚。

许多人和外教亲密聊天,

我被那气氛深深地感染。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的初恋,

关切的语句写在我信中的字里行间。

中学的情谊难以忘怀,

她在我的心里犹如含香的幽兰。

 

南昌的夏季炎热难当,

蚊虫的骚扰常使我失眠。

走在校外静悄悄的小路上,

萤火虫的微光随处闪亮。

 

新生军训考验每个人的意志,

四十度的高温有何畏惧。

我的射击成绩还算优秀,

站在整齐的队列中英姿飒爽。

 

赣江之水静静地流淌,

江边的游泳场热闹异常。

我试着游向宽阔的江中,

可涌动的水流使人心慌。

 

原以为在南昌能游览滕王阁,

可放眼望去唯有黄黄的沙滩。

忽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

精彩的描写令人浮想连翩。

 

学期末的成绩很是关键,

我绝不能满足于及格的底线。

每日的神经绷得很紧,

有时不得不放弃休息加班加点。

 

此次归途和同学在郑州转车,

我们登上了“二七纪念塔”凭高望远。

计划着下次返校先到武汉,

游览了黄鹤楼再走水路去九江。

 

(三)

秋日的周末阳光灿烂,

我拆洗了被褥学着缝线。

女生笑盈盈地过来帮忙,

看得我两眼放光自叹不如。

 

又一次收到女友的来信,

她说考上了江苏的一所学院。

信封里还有一片别致的红枫叶,

她的彩照着实让我激动了半天。

 

青山湖的游客没见多少,

我们在一个午后前去休闲。

湖面的风大吹起了波澜,

清清的湖水拍打着堤岸。

 

国庆节的晚上显得很喧闹,

女生们跳舞的热情实在很高。

我自知对此没有兴趣,

便和好友相约到校外一叙。

 

学院组织我们去了景德镇,

开展社会调查是一项重任。

参观了工厂进行了座谈,

瓷器的制作工艺令人惊叹。

 

瓷都的郊外群山连绵,

我们约好周末一块儿爬山。

冬日的阳光舒适又温暖,

我们回返的时候天色已晚。

 

我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

除了看书就是散步。

听听音乐感觉良好,

偶尔一场电影调节心情。

 

每个人都开始考虑明年的分配,

我知道要做到优秀实在不易。

尽力而为是唯一的选择,

许多事情在我看来要靠点运气。

 

我挺羡慕贵州的三个男生,

好像他们的心中毫无焦虑。

而女生们都是些乐天派,

我怀疑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

 

时常想到给家里写封信,

问候一下父母和两个兄弟。

来到南昌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我才感觉适应了环境可是太晚。

 

(四)

最后的一学期刚刚开学,

我们中的一部分被送到了靖安。

那是个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

我们去的目的是毕业实习。

 

我以为三爪岭是个不毛之地,

哪想到它的风景竟是那般地美丽。

高峻的松山连接着蓝天,

涓涓的溪流清澈又婉转。

 

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温暖。

午夜听着大山拔节的竹音,

深切感受着小乡村的初春乍寒。

 

除了每天上午的听课观摩,

我们自己也要准备一节试讲课。

第一次登上讲台有点慌乱,

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使我稍安。

 

这儿有飞流直下的山中瀑布,

也有面积广袤的原始森林。

周日和学生们骑车去春游,

最难忘的是全校师生挖竹笋。

 

仅仅两周的时间的确太短,

忘不了那刻离别的场面。

看着孩子们湿润的眼睛,

我们彼此间的友谊大山作证。

 

五一节的两天假去了庐山,

一路步行游历了很多景点。

疲惫的我们翻山越岭,

在含鄱口看到了太阳的东升。

 

毕业考试已迫在眉睫,

我们全力以赴加紧备战。

我庆幸自己都能过关,

偷偷地露出欣慰的笑脸。

 

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来临,

教室里笼罩着神秘的气氛。

分配到省城的满心欢喜,

而分到偏远的暗自悲泣。

 

全班同学的离别就在当日,

纪念册的寄语已经写满。

但愿大家后会有期,

每个人的事业都能蓬勃发展。

 

我的思绪随着列车不断蔓延,

脑子里闪现着许多动人的画面。

若干年后我们再次相逢,

是否还会记得当年的相依相伴。

  (作者为南昌航空大学校友,现在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二校)